首页

优美之家女女

时间:2025-05-25 10:29:42 作者:学者披露咨询报告:中国超大城市政府“普惠优先”满足民众托育服务需求 浏览量:87407

  中新网西安9月26日电(杨英琦)“今年以来,全省法院大力加强府院联动,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,前端化解,在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同时,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,诉源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。”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范思泓26日表示。

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。杨英琦 摄

  当日,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“加强府院联动 促进多元共治”全省法院诉源治理新闻发布会。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,自5月30日召开全省法院诉源治理工作会议以来,新收一审民事案件数量逐月下降,7月新收4.65万件,8月新收3.94万件。2023年1月至8月,已有安康、榆林、渭南等6个中院辖区一审新收民事案件数量同比下降,且全省法院一审新收行政案件总数同比下降10.51%。全省法院诉前调解案件27.06万件,同比增长174.38%;调解成功18.68万件,同比增长100.75%。

  据介绍,陕西法院坚持府院联动,构建多元解纷体系。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先后与22个省级职能部门、行业协会、社会团体联合印发25份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类型化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、促进法治政府建设、防范管控“民转刑”案件等机制文件,各中级、基层法院分别签订府院联动机制文件124份和347份,全省诉源治理横向协同机制基本建立。

  同时,陕西法院科技赋能基层治理。积极参与“平安村(社区)”“无讼村(社区)”“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村(社区)”等创建活动。并持续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网格工作,448个人民法庭入驻平台,链接基层治理单位2944个,汇聚调解员3783名,为基层群众提供诉源、诉前、诉中丰富多样的线上线下多元解纷服务。

  陕西法院确立诉源治理工作目标,即降低民事、行政纠纷万人起诉率,提高诉前调解分流率和调解成功率;降低“民转刑”案件和民事衍生案件发生率,提高类型化案件速裁快审率;降低案件上诉、再审、发改率,提高生效判决即时履行率。做到简案快审、繁案精审,提高矛盾纠纷化解质效,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
  范思泓表示,下一步,全省法院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推动各地建立公民个体、村居、乡镇、县区、市域五级纵向联动机制上,力争到年底建成全省法院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网格化诉源治理体系,并协同各部门各行业加大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力度,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需求,促进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、化解在基层,确保全省案件增量得到有效控制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第一届贵州“村超”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友谊赛开赛

中国女高音陈钰在韩国首尔艺术殿堂登台

网传的一份《茶山镇干部任前公示通告》显示,胡素婷,女,2000年7月生,东莞石龙人,2022年9月参加工作,202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大学学历,学士学位,现任住建局一级科员,拟任经济发展局副局长。

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

自贡低空医疗物资运输涉及20个医疗机构、6个区县。已开通航线4条,包括贡井区中医医院-市三医院、自贡市中心血站-市三医院、沿滩区人民医院-市中医医院和市五医院石牛湖院区-青杠林院区。待开通航线21条,其中11条以市级医疗机构为起点,两条以区级医疗机构为起点,8条以乡镇医疗机构为起点。

让哺乳动物“知冷”的蛋白质发现

县城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。黄河流域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,尤其要发挥好县城的作用。一方面,重视沿黄城市群建设,激发大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,形成特色鲜明、优势互补、高效协同的沿黄城市群发展新格局。另一方面,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,提升沿黄各省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,减轻生态脆弱区承载压力;促进县城和乡村之间各类要素高效流动,实现城乡间双向赋能。

浙江温岭一重型货车与小型轿车发生碰撞,致2死1伤

传播南孔文化,弘扬浙江精神,彰显中国价值——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、第二届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剧目,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,第九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剧目,音乐剧《南孔》先后在杭州、衢州、北京、厦门等地上演近30场,吸引3万余名观众现场观看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